《道德经》——德,决定命运;善,改变人生!

发布时间:2025-05-24 22:20:21 作者:admin 阅读量:6


《道德经》有云: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上德无为而无以为;下德无为而有以为

意思是具有上乘品德的人,从来不追求形式上的德,这才是真正具备了德;而下乘品德的人,从来不放弃在形式上追求德,实际上是没有真正具备德。

真正具备德的人,一切顺其自然无心作为,形式上具备德的人,喜欢人为地加以施为,而且也是有心作为。

真正拥有上德的人,不会认知到自己的行为是有德,不会为了树德而刻意行事。

做了好事自己都不知道,有利于大众也不自觉,因为是像走路一样自然去做的,不是为了谁的利益,更不是为了树立道德,这种自然而然呈现的德,才是真有德。

帮助别人要求回报,叫做交易。帮助别人不要求回报,就叫做“德”。

一个有德行的人,必定是正直的、善良的、真诚的。他们不会为了个人私利而不择手段,也不会因为外界的诱惑而迷失自我。他们始终坚守着内心的道德准则,保持着良好的品德和行为。

如果有很多人得到你的帮助,而你都不要求回报,那你的德就厚了,可谓德高望重。

时常听到有人抱怨,为什么自己勤奋努力,可最后的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?为什么他没什么能力,却能赚到很多钱?为什么我付出了全部的真心,却总是被辜负……

世间万物都是有定数的,得到未必是福,失去未必是祸。在没有得到之前,我们要做的就是先去修德,去真正地开始学习和成长,去帮助更多的人,去做更多利他的事。

我们每个人都在划着一条名叫“德”的船,一旦名利地位这些身外之物,超过了自己的船所能承受的重量,那么这艘船早晚都会连人带物的沉入海底。

德者,本也”德是一个人的根本。所以一个人的德行,决定着你的命运。有德之人,无心插柳柳成荫;无德之人,机关算尽终成空。

曾仕强说,命不好的人,把品德修好,就会越来越好。 德可以孕育万物,德到了,则得到了,这暗合了天地之道。

《道德经》中说: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”上天不分亲疏,经常眷顾善于顺应天道的人。行善,便是天道。种善因就会得善果,有善心就会结善缘。

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,有一 次在夏日赶路,十分口渴,正好路过一户人家,于是向女主人讨水喝。

结果女主人舀了一瓢水,却在水中撒了一把秕谷皮。本来赶路就已经十分口渴,还要被女主人如此捉弄,刘伯温很生气。

休息好后,女主人得知他会看风水,就请他帮忙选块地方。

他想着女主人如此对自己,就随手指了一处地方。十几年之后,因缘巧合,他再次经过那個地方,却看到当年那户人家,家富儿孝,很是奇怪。

这时女主人认出了这就是当年给自己指点风水的先生,对他千恩万谢,还把他请进了家门。

在席间,刘伯温问起当年为何撒秕谷之事,这时女主人笑着解释道:当年看你赶路着急,又是满头大汗。

若是猛灌解渴,不仅解不了渴,还会让你生病,因此撒秕谷让你缓缓气,慢慢喝。

听了女主人的话,刘伯温才知道自己是误会了,感叹道:善良之家不用看风水,哪里都是福兴宝地。

 一花一草皆有道,一举一动皆修行。人为善,福虽不至,祸已远离

爱出者爱返,福往者福来,世界是一个圆,你送出去的爱,从来都不会白费,它们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你身上。

知行合一知易行难,生活中我们要如何修德行善呢?其一,以修心为本,少私寡欲,回归质朴。其二,以柔克刚,低调谦和。其三,以行善改命,日行一善,亦可以滴水穿石。

命运在手,大道至简。读《道德经》我们会发现:人生的答案不在他处,而是在“德”与“善”的修行中。德行,决定命运的高度;善行,改变人生的轨迹。

 

 

 

下一篇:

我要评论

中国道医协会【官网】  网站地图
Catfish(鲶鱼) Blog V 4.7.3